绿氢是最清洁的能源载体,是实现工业低碳化和能源清洁化的重要手段。作为目前制取绿氢的最主要方法,电解水制氢具有制氢效率高、负荷范围宽、无污染等特点,能适应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满足离网发电要求。
同时,电解水制氢采用“零间隙”设计,体积小、启停速度快、操作灵活,是一种理想的加氢站站内制氢技术,将推动站内制氢发展,降低氢能成本。
近年来,中国石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全面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建设,已在加氢站、制氢技术、氢燃料电池、储氢材料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12月25日,中国石化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在中原油田成功投产。该项目拥有国内最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置,以“绿电”制“绿氢”,日产高纯度(纯度为99.9995%)“绿氢”1.12吨。
中国石化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采用的是现阶段与风电、光电耦合度最好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可再生能源固有间歇性、随机性与波动性的特点,发电时给电网稳定性带来巨大压力。
质子膜电解水制氢工艺对电的波动与否没有过多要求,应对电力系统可做到“分钟级启动、秒级响应”。这也就意味着制氢系统可随时关停,便于就地消纳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波动性较强的可再生“绿电”。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系统是该项目的核心设备,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利用纯水作为原料,在电解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品,具有较高的电流密度和安全性,电解功率为2.5兆瓦,制氢的效率更高。
该项目集成风光电、电解制氢、氢气纯化、储运等多系统于一体,是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绿氢产业发展的“桥头堡”,也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制氢储能、氢能多元耦合与高效利用等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同时,该项目还配套建设3.66兆瓦的光伏电站以及9兆瓦风电工程。两个制氢配套工程年发电量2500余万千瓦时。目前光伏配套工程已经同步并网发电,为该项目的投产提供了绿色动能。
接下来,中原油田还将以该项目为起点,强力推进新产业“倍速升级”,积极融入郑汴洛濮氢走廊产业布局。预计5年内,中原油田将建成年产能4500吨的中国石化豫北地区“绿氢”供应中心,促进氢能产业规模化、效益化、产业化发展,为构建“化石能源+绿色能源”双轮驱动发展新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国测航天收集整理自化工仪器网 ,仅供学习和参考!
Copyright © 2018 天津国测航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备案号:津ICP备19007335号网站地图